人为什么要工作,来看心理学给出的答案
  •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04-19 11:07:52    【文号:大  中  小】      
  • 分享

在大学宿舍内经常会有这样的卧谈会:

 小A:“哎,你们以后都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呀?”

小B:“我想找一份工资高一些的,想多赚一些钱。”

小C:“我想留在北京!肯定选择优先解决北京户口的工作。”

小D:“我还是想去我之前实习的单位,他们的研究方向我挺感兴趣的,想工作一段时间。小A你呢?”

小A:“我,我还没有想好,我还不太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岗位,怕自己都选不上……”

毕业季,大学生都会憧憬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样子,有的同学希望自己通过工作可以获得更多的报酬,在物质方面证明自己的价值感,有的同学希望自己可以在热爱的领域或方向继续耕耘,满足自己的志向和心愿,有的同学希望离家近,方便照顾父母,也有的同学感到很茫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企业、寻找什么样的工作。

工作是一份养家糊口的营生,但并非是其全部意义所在。如果可以看清楚工作的意义,不仅可以找到理想工作的方向,也可以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带来幸福感。

钱?户口?还是热爱?

虽然大家的工作动力不尽相同,但主要可以被分为两类——主观需求和客观反馈。主观需求方面,不同性质的工作可以作为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帮助个体解决不同的需求。这些需求不仅包括工资待遇、户口福利,也切实的关系到个体的生活方式。比如,喜欢旅行的同学更愿意选择外派类或是调研类的工作,而相对“宅”一些的同学更愿意选择一个不需要经常出差的工作。客观反馈方面,人们需要从工作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也就是知道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情的“自我效能感”。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被火星捕获,开始了我国对外探测的关键一步。在这背后,是许多专注热爱的科研人与航天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选择这份工作时就已经知道自己未来会面对的艰辛,而出于兴趣、热爱和使命感,他们更享受这份成就感更高,而非单纯物质奖励更多的工作。

当人们更倾向工作可以满足自己的主观需求时,人们工作的外部动机就越强;而当人们是发自内心热爱,希望追求事业带来的反馈感时,人们工作的内在动机就越强。

动机不同,人们的工作成果会相同吗?答案是否定的,拥有更多内在动机的人工作起来会更加投入,对工作的满意度也会更高。

在心理学界曾有这样一项研究,有一位研究者将参与研究的人们分为三组,邀请他们一同参加一个解谜游戏。其中,A组参与者在游戏开始前被告知如果解谜成功,他们将得到奖励,B组参与者在活动结束后被告知他们会因为解谜成功得到钱,C组参与者没有任何奖励。游戏结束后,研究者要求三组参与者在场地内待一会儿,可以自由活动。观察显示,B组参与者很少再次回到谜语处,似乎他们对解谜再也不感兴趣,而C组参与者仍对谜语感兴趣,并愿意继续解谜。由此可见,在这个实验中,金钱削弱了一部分人们主动解谜的意愿。而在生活中,也有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如果人们仅仅是被外部奖赏如金钱、福利吸引,人们很难持久地专注在工作中,很难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当下,“996”工作文化被推上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通过设置夜宵免费、加班按3倍工资发放待遇、打车补贴来鼓励员工加班。反观这些鼓励政策,是真的促进了工作业绩,还是让人陷入徒劳的重复劳动中呢?

理想的工作哪里寻?

最核心的关键是明晰理想工作的道路。

首先,依旧是明确自己的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对人的各种需要进行了排序,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卧谈会中,小B同学在刚刚进入职场阶段希望自己可以赚足够的钱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而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当小B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被持续充分的满足时,他可能会希望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归属感,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此时,他可能会转岗或是跳槽,从追求主观需求的满足到希望自己在工作中得到自我成就感等客观反馈。

其次,找到理想工作的前提是充分探索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指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我是谁”,最终形成一个整合的自我形象。大学阶段作为中学阶段和工作阶段的衔接,为同学们探索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在选择工作之前,不妨问问自己:“我有什么样的特点?”“我所处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想以什么样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我如何通过工作到达我想去的终点?”“我工作中每件事的意义在哪里?”

学生们从走出学校迈向工作的过程,不仅是不断丰富经历的过程,也是不断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对工作进行尝试性选择。依据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大学生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期。个体通过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对未来的职业进行尝试性选择。生活中许多同学会通过不同的兼职和实习发现自己的兴趣,比如,小B在兼职家教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很喜欢和人沟通,顺便考下了教师资格证;小D在研究所实习的过程中非常喜欢自己沉浸在科研中的感觉,立志在科学的道路上迈出一步。

在尝试性选择职业后,个体会正式进入这一职业,通过参与职业培训,切实地在工作中实践,个体会越来越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在选定工作领域后,个体会尝试追求更高的职业发展目标,比如在工作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上有所精进。

如何提升工作中的幸福感?

无论从事哪种工作,人们在工作中都会遇到相似的困境。如何应对这种困境,也就成了提高工作幸福感的关键。

当遇到沟通不畅带来的同事冲突时、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感到不理想时,此时我们可以怎么做?

首先,建议大家重新复盘、调整对工作的认知。在问题出现后,我们可以思考“这件事情是怎么造成的?”“面对团队中已经发生的错误,我和其他的成员可以怎样调整?”即便是因为其他成员的原因导致的工作问题,我们也应在考虑团队协作的基础上与成员们讨论调整。

接着,需要关注到在工作困境中产生的情绪。在职业咨询中,有很多来访者会将同事们提出的工作建议理解为对自己的否定。试想,当你的工作内容被同事提出很多意见时,你有着怎样的感受?是平常心还是感到害怕、畏缩,担心整个人被否定?先别急,这些意见真的是对你的威胁吗?还是你过分看重他人的评价,甚至超过工作本身?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可以给自己一些创造空间,即便工作忙碌,也请留出一些时间去好奇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此时,我们不会被想法所困,也更容易从现有的想法中找到下一步工作的灵感,明确自己的方向。

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作为职场新人,在学习工作技能的同时,也要自主地在工作中建立人际联结,获得对应的支持。比如通过参加相应的讲座或培训了解前辈的工作特点、日常工作中向同事相互提出建议,与好友讲述最近的工作感受等等。在这种人际关系的联结下,我们可以收获到许多及时的回应与积极反馈。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内在动机,我们也可以与工作建立更多的联系,能够沉浸在当下。

 虽然生活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但能够识别不确定性并与之和谐相处,才算是真正过好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希望大学生们可以驻足思考自己工作的意义,找到真正所爱的工作,为之不断奋斗,书写绚丽的人生。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

相关推荐

CopyRight(c)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相济路81号(文苑南路与相济路交叉口东南角),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邮编:450016

版权所有: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备案号:豫ICP备09011211号

技术支持:河南现代教育科技集团